原标题: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5日讯(记者温济聪)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5日,自6月份以来,公布回购预案、回购进展的上市公司总数约85家,涉及资金总额超过百亿元。而今年以来已经有约320家上市公司耗资近13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回购公司数量也逼近去年全年规模。 美的集团7月4日晚间发布《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的预案》的公告,拟回购金额不超过40亿元,拟回购价格不超过50元/股。在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50元/股的条件下,按回购金额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上限为800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1.2%。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 个月内。 值得关注的是,倘若美的集团此次按照40亿元的上限进行回购,或将成为A股历史上最大的常规回购。但是,最终能否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2015年,曾有海通证券不超216亿元回购预案、万科不超100亿回购预案,只不过,最终一个未能实施,一个仅回购1.6亿元。 而从最新公告日期来看,最近5个交易日,亚邦股份、*ST东凌、精达股份、金禾实业、我爱我家、嘉化能源、中来股份、华胜天成、东方精工、海印股份、东方雨虹等1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 在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看来,当上市公司及其重要股东认为当前公司股价无法体现自身价值时,回购和增持是较为有效的“护盘”手段,上市公司回购热度悄然提升,说明上市公司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抱有信心,回购更有利于保护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不过,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则提醒说,虽然一般情况下,回购潮愈发汹涌,体现出上市公司对自身股价较有信心,但这并不百分之百意味着个股股价一定上涨。有业内人士统计发现,例如A股史上第一家回购公司,健康元在2011年花费近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然而该股票当年股价大跌近47%,次年跌超8%。 其实,在2015年A股市场异常波动区间,监管层曾出台一些措施鼓励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回购。2015年8月底,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文,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和活力。 当时,四部委联合发文称,公司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回购,不仅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也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便利公司适时回购,当股票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或者市盈率、市净率任一指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达到预设幅度时,鼓励上市公司主动回购股份;公司可以预先设定好触发回购的指标阀值,同时可以选择多种工具融资为回购筹集资金,如发行优先股、债券等,以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资本构成。当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出现上述情形时,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为上市公司回购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