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民环保行为调查: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近期组织开展了公民环保行为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公民环保行为存在场景差异。报告分析图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深入了解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和行为习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近期组织开展了公民环保行为调查研究。 此次调查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哈尔滨、西宁、乌鲁木齐等12个城市开展,发放问卷5679份,最终回收问卷451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4363份,问卷有效率94.74%。网络调查渠道自2018年4月9日开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调查对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回收有效问卷5141份。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我国公民环保行为的七个特征: 一是公民高度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 二是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每次都会或者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者经常会优先选择公交、自行车或顺路拼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三是公民环保行为存在场景差异,家庭活动中践行度最高,公共场所次之,工作场所最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近期组织开展了公民环保行为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环保行为体现在各个方面。报告分析图 在家庭场所,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比例为74.90%。调查表明84.19%的受访者能做到“人走关灯”;在公共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64.02%。调查表明80.88%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不随手乱扔垃圾;在工作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53.67%,56.81%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双面打印”。 四是公民环保行为以律己为主,缺乏影响监督他人的意识。28.40%的受访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野生动物,但在发现周围有人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只有25.00%的受访者会加以劝阻或通知有关部门。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传播渠道仍以电视广播为主导,新媒体形式正在崛起。 六是公民环保行为与文化水平呈正相关,中青年群体表现最好。调查发现,不论在家庭、公共场所还是工作学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文化水平与公民参与环保行为的深度存在关联。 七是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实践多出于责任感和从众心理,缺乏主动性。大部分受访者将自身生态环境行为实践的原因归结于“社会责任感”和“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分别占比51.18%和25.58%。(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