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广东 » 肇庆 » 正文

乌鲁木齐出版社回应“将外婆改为姥姥”:为落实识字教学任务需要 |沸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2  浏览次数:80
核心提示:原标题:乌鲁木齐出版社回应“将外婆改为姥姥”:为落实识字教学任务需要 |沸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彤)近日,沪教版二年级
原标题:乌鲁木齐出版社回应“将外婆改为姥姥”:为落实识字教学任务需要 |沸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张彤)近日,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中,出版社将《打碗碗花》一文中的“外婆”改为“姥姥”引发热议。21日晚间,乌鲁木齐市教育出版社发布声明称,更改系为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今后将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  沪教版二年级课文将“外婆”改为“姥姥”  6月20日,一位网友爆料称,乌鲁木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使用本)中第24课,将《打碗碗花》原著中的外婆一词改为姥姥,第5课《马鸣加的新书包》一文中也做了更改。附图中可看到课本中的多处表述均为“姥姥”。  记者经检索发现,《打碗碗花》一文为作家李天芳所写,原文表述为“外婆”。不少家长、网友对出版社更改表述表示不解。  出版社:更改系识字教学任务需要  21日晚间,乌鲁木齐市教育出版社发布声明称,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外婆”的称谓出现了8处,“姥姥”出现了4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  “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关于称谓,尽管“外婆”“姥姥”没有绝对的地域区分,但通过此事,出版社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将予以高度关注,并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后续出版社将协助教研部门共同做好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以准确把握并充分考虑乌鲁木齐地域文化和用语习惯。  此外,有关网络媒体引用的对“姥姥”一词使用的答复,与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无关,是2017年对读者来信反映该社《寒假生活》中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 编辑:林野 刘喆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