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倜
北京时间7月19日凌晨,国际奥委会宣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新增7个比赛小项,共产生109枚金牌。
新增小项中,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两个项目令人眼前一亮。平昌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虽然只获得1金2银,但武大靖、李靳宇争金夺银的瞬间令人振奋难忘,4年之后他们依旧处于“当打之年”;滑雪空中技巧同样不容小觑,90后贾宗洋在平昌笑夺银牌振奋人心,名将徐梦桃平昌归来后马上做手术,只为2022年圆梦。混合团体若真能将各自优势最大化组合,那真是一件美滋滋的事。
新增项目虽然有中国队优势项目,但要想在4年后取得傲人的成绩,还得出大力。
优势项目要有忧患意识。目前各项目已在紧锣密鼓备战,首当其冲的便是要保证人才的充裕,包括教练团队引入与搭建、运动员储备与提升。目前,这方面工作还算顺利,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项目已有国内外优秀教练相继进驻,尤其是李琰已留任短道速滑主教练更是让人放心;在后备人才上我国也踏上“跨界选材”之路,从其他运动项目上调兵遣将、整合精英也不失为一剂良方。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我省也加入单板滑雪跨界选材的大军,“让南方孩子也能体会冰雪魅力”的初衷让人心生暖意,也道出中国在选拔后备人才上的决心。
冷门项目要迅速普及。比新增优势项目更重要的是新增内在的能量与民众的关注。从现实层面来看,作为东道主,我们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去补齐,尤其是如何在民众参与度实现质的飞跃,让身处“严寒”的冰雪项目获得来自大众的“温暖”。未来几年备战期,借助冰雪产业去推动人才培养、项目推广,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项目扩军只是开端。4年挺长,提升各项目水平大有可为;4年其实也太短,发展冰雪项目还得“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