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盛隆电气从“空地工棚”到 “群体老板”的变迁 荆楚网消息(大学生记者 周大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盛隆集团。”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盛隆集团39周年。1979年5月13日,在湖北枣阳王城镇西门外一块空地里,几个青年人搭起一个简陋的工棚,并在工棚旁边建起的水池墙面上写下了两句话:“为四化建设出力,为人民造福流汗。” 后来,这句话也成了“盛隆”企业宗旨。 七个年轻人的“第一桶金”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等开张。摆个小摊,顶过县官。全家做生意,超过总书记。” 八十年代全民经商,这样的民谣在当时广为流传。 1979年创立513公司(盛隆电气的前身),谢元德和同事们的事业从空地的工棚开始。脚底踩着电线杆,手上做着水泥瓦,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80年代的一天,谢元德和同事了解到枣阳王城镇教育组建房子需要水泥瓦,但当时市场价格较高,教育组要支付很多运费,途中损耗也大。谢元德灵机一动,找领导以0.18元一块承包下来,没有运费没有损耗,只需先付定金。这促成了谢元德公司的一次大买卖。 513公司在一次次信任中渐渐做起了信誉,老百姓盖房子纷纷来他们买瓦。后来又根据农村的需要增加了电气焊修理、电动机修理等服务,不断带活当地的经济。 作为“大跃进”时期的见证者,谢元德时常反思劲头足、效率低的历史,并希望打造一支高效率的铁军。“群体老板制”在他的头脑中悄悄孕育。 从“延安路”到“圆梦路” 1984年后,谢元德渐渐将企业、团队和个人机制结合起来,大中含小,小中寓大,培养年轻人做厂长。这样的“盛隆机制”在嘲笑声中坚持。直到1997年发展成熟后,大家才称之为“群体老板制”。 “员工一进来就是准老板,经过努力成为小老板,小老板成为大老板。大老板帮带小老板,小老板帮带准老板。”在这样的制度下,盛隆集团不仅分“蛋糕”,而且做“蛋糕”。 在“盛隆”的员工车间中有两条路,“延安路”和“圆梦路”。在延安路上是刚刚进车间的准老板;在圆梦路上有着许多的“千万订单英雄榜”,其中不乏85后、90后。车间还有着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生产线,如柳学根线。 85后的殷星2010年进入到公司的财务部,第二年选为财务部的部长,第三年选为集团副董事长的助理,第四年选为综合办公室的总经理,第五年成立自己的营销部门,现在自己的营销团队已达到20多人。 文科生邓俪娜2004年从武汉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从财务工作人员到现在的组建营销团队。目前自己负责整个越南电器市场的开发。一举打破大学生对女性在企业中发展的固有观念。 “群体老板制”的裂变 如今,“盛隆”又提出了“241”战略。经过一次次的“细胞裂变”, “盛隆”的“老板”队伍越来越大。“群体老板制”契合改革开放,倡导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永续散发着“群体老板制”的魅力。 2017年,超千万订单“英雄”达126人,其中31岁的刘小庆以1.3亿元的业绩创下 “盛隆”个人订单金额史上之最。像这样的老板,“盛隆”有400多个。 “理想不息,创新不止。”40年过去了,谢元德作为改革者、创业者和商潮大海的弄潮儿,盛隆集团迅速发展的秘诀引来一波又一波人的追寻。 “立人立己,达人达己。”谢元德说,这句话是对盛隆集团强大而持久驱动力的最好阐释。第一批个人账户过千万元的谢清伦,经过“三级跳”,成为一个有数百名员工的“大老板”后,又帮助部下李洪英等人创业成为“老板”。同样地,李洪英又积极帮助新人刘思彤。如今,李洪英带出来的新“老板”早已经超过了20人。 作为“群体老板制”的延伸,目前,“盛隆”已经成立了盛隆大学创业学院和盛隆众创空间,让更多的人选择湖北,留在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