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四川 » 成都 » 新津 » 正文

申城先锋|32年自主研制,成都航天人“打磨”风云二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9  浏览次数:83
核心提示:原标题:申城先锋|32年自主研制,成都航天人“打磨”风云二号H星发射 本图片均由成都航天技术研究院 提供2018年6月5日,风云二
原标题:申城先锋|32年自主研制,成都航天人“打磨”风云二号
H星发射 本图片均由成都航天技术研究院 提供
2018年6月5日,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星,也是中国成功发射的第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将专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重点为中国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提供气象支撑。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从1986年启动研制,历时32年,研制团队跨越几代人,1997年至今已成功发射8颗卫星(分别为A、B、C、D、E、F、G、H星),建立了中国航天特别是气象卫星研制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在薪火相传中打造了一支甘于奉献、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科研团队,造就了一批既能运筹帷幄、又能身先士卒、独当一面的领军型人才,特别是培养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领域首席专家。
风云二号团队正将H星装入整流罩
负责风云二号总研制的成都航天技术研究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透露,该团队先后涌现出两院院士4名、卫星工程总设计师4名,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12名,跨越这么长的时间、涌现这么多的人才,在我国单一型号卫星研制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01星的失败,至今都是航天人心中的痛
198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研制任务,开启了横跨7个“五年计划”的卫星研制与应用之路。但万事开头难,风二的首次研发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八年的艰辛努力,风云二号01星于1994年2月底踏上西去的列车,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94年4月2日上午,模拟射前8小时准备的测试开始,一切都很顺利。10点50分左右,时任卫星副总设计师的李卿在无线测试间发出模拟2小时准备的口令。
“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从厂房大厅透过硕大的测试间玻璃观测窗传来。一人多高的黑色浓烟夹着血红的火光,像潮水般向我涌来,巨大的冲击波瞬间震碎了观测窗玻璃,将我摔倒在地。厂房的供电中断了,测试间内一片黑暗,在逃生的本能反应下,我使劲力气击碎了门上玻璃才逃离危险。”2018年6月29日,已经75岁的李卿回忆起那次事故还是心有余悸,他说,这次意外的重大事故导致01星炸毁,测试设备也全部被毁,30多位发射队员受伤住院,净化间的总装工人陈德全也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李卿感慨道:“事故以后,有些人怕到那个塔架上去,或者怕加了燃料以后跟卫星有更多的接触。但也有同志跟我说,下一次要上塔架,你派我去。正因为有这些同志在,才可能将后续的卫星一颗一颗搞下去。这些都是航天人的精神所在。”
他们陪伴风云二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1999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唐琪佳进入成都航天技术研究院509所工作,担任风云二号卫星数据收集转发器主管设计师。转眼间,十九个年头迈了过去,现在的她已经是509所风云二号卫星副总师。
自风云二号H星研制以来,她带领型号队伍做好卫星技术状态确认工作,确保技术状态更改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试验验证的充分性,及时解决研制中出现的问题。从参加风云二号B星研制到将H星送往太空,这朵“航天玫瑰”一步步成长,从主任助理到副主任再到部门主任,先后荣获第五届成都市五一巾帼奖、2014年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2014年度成都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在风云二号团队,有一位已经陪伴风云二号22年的“老王”师傅,叫王剑波。1996年,王剑波从成都市郊工业学校机械专业毕业进入成都航天,当年和他一起进来的还有三、四十位同学,他们中的一大半人因为耐不住清苦而选择离职。而在进所之后的8000多天里,家住嘉定南翔的老王坚持每天花近三小时的时间往返于家和闵行的单位。
“上班就已经够累了,路途还这么远,现在技能人员那么吃香,比航天待遇高还轻松的工作多的是。”很多人这样劝他,可老王说:“我干了航天就没想过离开。”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似乎“天生就是要干航天的”,别人给他的评价是:低调、严谨、能吃苦、耐得住寂寞。
刚进所时,还是小王的王剑波跟着师傅“八进九出”,即每天早上8点上岗、晚上9点离岗。从D星开始,他便一直是风云二号卫星的总装主岗。而从A星到H星,八颗风云二号卫星的发射任务他一颗都没落下,从未出现过一起质量事故。
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回顾风云二号气象卫星32年所走过的路,现任风云二号总指挥的李海生感触很深。他说,当年国外的气象卫星可以卖给我们,很多人也提出“造星不如租星,租星不如买星”,可如果当时不是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制之路,我国气象卫星的今天可能就会被人“卡脖子”。
1996年风云二号02星结构合练星振动试验前
李海生举例说,1997年6月5日,风云二号02星(A星)进入发射前倒计时准备阶段,然而天气越来越恶劣,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接踵而至,且没有一丝会停止的迹象,卫星发射窗口只能到21点30分,但雷雨大风始终没有停止,指挥部无奈中止了当天的风云二号发射任务。由于担心天热会对箭星造成安全隐患,大家纷纷把招待所里的被子拿出来,浇上水包在塔架上,用最原始的方法给燃料降温,惊心动魄的五天之后,直到6月10日晚20时01分,长征三号火箭才载着风云二号A星顺利升空。
那时候,中国的气象监测使用的是国外卫星数据,队员们感叹,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气象卫星,就能提前准确预知气象情况,就不会如此被动地等待天气好转。
2006年之后,我国风云二号系列卫星首次实现了双星连续加密观测,将观测时间间隔从原来的半小时缩短到15分钟,大大提高了对暴雨范围、强度和台风的动态跟踪及登陆位置的预报精度,业务运行成功率稳定在99.5%,有力提升了中国全境的气象综合监测能力。风云二号卫星投入运行以来(至今年6月10日的第5号台风),对西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471个台风、登陆我国的141个台风的监测无一漏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风云二号卫星首任总设计师魏锺铨回忆,与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不同,风云二号是站在36000公里的高空,越远越难提高分辨率、越难得到高清图像。当时他与风云二号工程总师孙家栋交换意见,选择了自旋稳定研制方案,这也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研制方案,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实用的方案,有力地缩短了风云二号卫星的研制周期。
H星试验队员
先后担任了C、D、E、F星总指挥的徐博明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艰难之路也是成功之路、值得回忆的道路,是他职业生涯最珍贵的一段经历。他最不能忘记的就是这支队伍,几代航天人传帮带,用特有的坚韧、执着和拼搏诠释着为国铸星的责任与担当,这是风云二号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目前,风云二号共有4颗卫星在轨运行,实现了“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运行模式,业务资料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资源开发等领域,为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天气预报提供实时动态的气象观测资料。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