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贵州 » 铜仁 » 正文

黔西:脱贫攻坚稳步前行 决战贫困争先出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0  浏览次数:151
核心提示:原标题:黔西:脱贫攻坚稳步前行 决战贫困争先出列  提要  盛夏时节,在毕节试验区的东大门黔西县,脱贫攻坚总攻“激战正酣”。
原标题:黔西:脱贫攻坚稳步前行 决战贫困争先出列

  提要

  盛夏时节,在毕节试验区的东大门黔西县,脱贫攻坚总攻“激战正酣”。干部不辞辛劳、不分昼夜沉下身子精准帮扶,贫困群众迁新居、迎新业生活日新月异。

  在水西大地,贫困正在告别历史的舞台!

  回首往昔,紧紧围绕省委“三大战略行动”,市委“113攻坚战”,黔西立下了2017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整县减贫摘帽”的豪情壮志。

  2015年12月31日,在黔西县决战贫困万人誓师大会上,“48字决战贫困誓言”掷地有声,决战贫困总攻就此拉开序幕。

  制定出台了《黔西县脱贫攻坚大决战行动方案(试行)》《黔西县脱贫攻坚“大排查、大回访、大宣传”工作方案》《黔西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方案》等系列文件;

  建立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精准调度精准施策,选优配强31个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和384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精准选派38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

  组织1.3万名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万名干部进万家”活动补短板。

  印发6个脱贫攻坚方面的问责细则和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压实责任链任务链;

  ……

  2016年,黔西县94.86万人口中,尚有贫困户20410户66263人。截至2017年末,15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209个贫困村已出列163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0018户123847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15.58%下降至1.62%。

  黔西县洪水镇源水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模式推进“三变”改革,充分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力等资源,实现农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去年,该合作社种植了800亩无公害大葱,总产量近4000吨,总产值达500万元,合作社盈利120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180万元,产生红利200余万元。

  深入实施“五个一批”突围贫困

  7月11日,在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绝壁下的哈冲苗寨,欢声笑语响彻山涧。从这里迁往黔西县城锦绣花都的12户苗胞用他们难以掩饰的喜悦向家乡作别。

  哈冲苗寨前临峡谷大河,背靠悬崖峭壁,10多栋茅草房零星散落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峡谷里,唯有一条挂在绝壁上的天路进出。村民们祖祖辈辈靠耕种贫瘠土地过着封闭、贫穷的日子。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故土不再难离。当天,在黔西县与哈冲组苗族同胞一同搬迁的,还有其他乡镇3000余户精准扶贫户,他们一道搬出大山、融入城市、开启新生活。

  在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背景之下,这只是黔西县易地搬迁宏伟画卷中的普通场景。

  强化搬得出,黔西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原则,集中利用2年时间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2016年采取乡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在11个乡镇新建12个安置点,完成搬迁1526户6813人;2017年完成搬迁3893户17105人。

  确保能致富。黔西认真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后续保障措施,实现2016年有劳动能力搬迁户1人以上就业1436户2643人。通过“10+N个一批”工程,开发公益专岗4477个、就业培训23652人次,实现2017年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均有1人以上实现稳定就业创业。

  在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让搬迁农户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同时,黔西还狠抓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深入实施“五个一批”突围贫困。

  产业兴,则百姓富。

  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黔西县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从制约群众发展的基础设施着手,按照“五通四有”“四有五覆盖”要求,全力推进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进村入户,实现全覆盖。

  重点实施道路交通工程,2014年以来,筹集30.7亿元资金,完成县乡道改造131.4公里、通村通组油路(水泥路)3321.41公里、连户路和院坝硬化148.54万平方米,实现了与邻近县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公路的目标;全县拥有公交车191台,农村客运车辆214条,实现100%行政村通客运班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交通瓶颈。重点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投入资金6.64亿元建成樱桃坪水库,启动仙人洞水库、县城供水二期等一批骨干供水工程建设,实施小水窖1518口、集中供水工程284个,解决25.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田水利工程30处,恢复农田灌溉面积4000亩,保障9.93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重点实施电力通讯工程,投入3.7亿元资金实施电网建设,建成变电站5座、新建和改造电网线路874.13公里、新增变压器385台,全县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5%,实现一户一表同网同价,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投入1.63亿元资金建成光纤1745公里、4G基站214个,改造原有基站189个,覆盖行政村291个。新增多彩贵州“广电云”用户5.5万户,实现“村村通宽带、户户通电视”目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农体工程全覆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着力培育壮大产业。深入推进农业扶贫,2014年以来,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累计投入资金27.65亿元,重点发展“养牛、养蜂、养禽、果蔬”四大特色产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样板点120个、农业园区35个、大棚1.22万栋,培育引进龙头企业25家,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基地87处。建设蔬菜基地6.26万亩、经果林基地3.5万亩,种植牧草8万亩、高粱6万亩、中药材6万亩。发放“特惠贷”4.84亿元,帮助14595户贫困家庭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亿元,补助贫困家庭发展种养业8.4万户次。通过119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2.06万户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签订利益联结协议,全部联结贫困户的6500头集中养殖的安格斯青年母牛开始繁育、1.22万栋蔬菜大棚逐渐产生收益、3.04万群中华蜂养殖项目开始见效,重点在14个深度贫困村实施以脆红李、猕猴桃等为主的33.27万亩经果林均与贫困户形成利益联结,产业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7.2万贫困人口实现产业扶持脱贫。

  同时,深入推进工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初步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大力造林增收入和精心护林增收入;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全面优化办学条件和强化办学保障;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实现医疗保障不漏一户,社会兜底不漏一人,危房改造应改尽改。

 黔西县红林新坪育种场。

 黔西县洪水镇瓜果飘香。

  实现“精准扶贫”脱贫路上不掉一人

  “以前种植传统农作物饭都吃不饱,现在种植食用菌,我一年能赚两三万元钱呢。”在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村民郝守琴笑开了花。

  过去在新桥村,像郝守琴这样的贫困户有81户327名,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新桥村利用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发展起了食用菌产业并取得良好效益。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该村让81户贫困户全部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一次性全部脱贫。

  新桥村的成功脱贫,“秘诀”正是在于精准。

  派驻40名县级干部到联系乡镇和深度贫困村;

  选派384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

  组建209个驻村工作队1.3万名驻村干部到村开展工作;

  全县87个县直单位35866名干部与所有村和贫困户结成对子,实行不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帮扶。

  每个乡、每个深度贫困村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包保联系,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这是黔西县投入到脱贫攻坚中的“纸面实力”,“倾巢而出”只为精准扶贫。

  “真扶贫,扶真贫”关键在于“精准”。

  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黔西县将“精准”贯穿脱贫攻坚的每一环节,严格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对象精准,黔西始终严格按照“一申请、一对比、一评议、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对照“六看法”,严把准入关,3年来先后组织县乡村组四级干部进行了3次大规模走访摸排,扎实开展“回头看”,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动态调整,识别更加精准。

  帮扶措施,要因地制宜。

  黔西找准致贫原因进行靶向治疗,对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和因学、因病、因残等贫困户进行差别化帮扶,确保项目安排、到户措施精准。投入资金2亿元,累计实施以牛、羊、禽为主的养殖业和以辣椒、蔬菜、马铃薯为主的种植业到户帮扶项目3370个。

  民建中央及各级民建组织投入1.39亿元,精准实施民生领域项目74个、“同心工程”项目97个,累计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10人。温江市花都区、深圳市光明新区等地投入4819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8个。

  黔西还整合省市选派的“三支队伍”力量,组建六个种植业养殖业指导组,为贫困群众“集中会诊”,开展农技培训,及时解决群众的产业发展难题。

  为确保资金精准。黔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撬动民间资本和银行资本,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52亿元助推脱贫攻坚。

  黔西还狠抓退出环节确保成效精准。严格对标国家退出标准,对拟退出贫困户的基础数据信息进行逐一比对,逐户做好实地调查核实工作,坚决预防和纠正“数字脱贫”“被脱贫”,让群众“清清楚楚算账、明明白白脱贫”,努力做到不错退一人,确保脱贫质量。

  毕节市委常委、黔西县委书记卢林调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五子行动”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前不仅穷,而且村子里到处都是脏、乱、差,现在不仅经济条件改善了,村子里进进出出很干净,鞋子都不会脏。”在黔西脱贫攻坚让人们的幸福感正不断增强,对于此,林泉镇海子村村民杨庆兰深有体会。

  为提升农村贫困人口人居环境,黔西大力开展“五子行动”,让农村群众更具幸福感。

  通过“村子”整治行动。黔西重点突出通村通组路、办公场所、公共区域保洁,投入4663.4万元聘请1254名低收入家庭人员作为县、乡、村道公路管理员(保洁员)定期打扫公路卫生,并依托公安“天网”工程,适时对乡镇集镇区和重点区域进行环境卫生调度,发动镇村干部对街道、巷边环境、办公室等进行大扫除,开展路边垃圾、户外广告、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村子”面貌焕然一新。

  “寨子”整治行动,重点突出生活污水、柴草堆放、连户路保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路灯项目186个、安装太阳能路灯9846盏、涉及全县135个行政村,修建排污管道40余公里,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4座,乱泼脏水、乱倒垃圾的现象逐步减少,“寨子”环境卫生持续好转。

  “房子”整治行动。重点突出危房修缮、旧房拆除、厕圈保洁,坚持在实施危房改造的同时,整治拆除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旧房12906栋,投入1.77亿元完成4113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贵州民居改造,农村环境“房子”卫生顽疾得到有效治理,拔除了多年来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病根”。

  “院子”整治行动。重点突出房前屋后保洁、畜禽入圈、垃圾收储,投入4800余万元建成乡镇垃圾转运站30个,投入779.34万元安置垃圾收集箱903个、塑料垃圾桶3620个,投入1235.7万元购买垃圾运输车87辆,逐步实行垃圾定时清运制度,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初步建成,并对每户农户进行评比、督促农户自觉打扫和维护好房前屋后卫生,群众的“院子”更加明亮、更加卫生。

  “样子”整治行动则围绕健康扶贫,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抓群众头发洗剪、穿戴整洁、室内家具干净整齐,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从整理杂物、定期换洗床单等细节入手,发动500余名理发师和驻村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爱心理发”活动,惠及群众3500余人,并通过公益活动、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适量添置部分特困户所缺基本生活用品,部分贫困群众蓬头垢面、衣衫不整的“样子”一去不返。

  通过抓整治,黔西农村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层次、全方位的改变,初步展现了整洁、舒适、秀美的农村新貌,提振了群众精气神。

  妙笔绘美景,乡村入画来。如今,漫步在黔西的每一个村庄,都是新面貌,处处皆是好风景,家家户户尽欢颜……

  黔西县花溪乡开展养蜂科技讲习,培育养蜂“土专家”助推甜蜜产业发展。

  易地扶贫集中搬迁仪式。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