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山东 » 东营 » 正文

踏着虚拟的足迹 做着现实的手术——感受混合现实医疗技术的澎湃鼓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5  浏览次数:117
核心提示:原标题:踏着虚拟的足迹 做着现实的手术——感受混合现实医疗技术的澎湃鼓点图为:在协和医院手术室,叶哲伟运用混合现实技术为
原标题:踏着虚拟的足迹 做着现实的手术——感受混合现实医疗技术的澎湃鼓点

图为:在协和医院手术室,叶哲伟运用混合现实技术为一名小腿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引导。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通讯员 涂晓晨 实习生 苏婷

医生戴上3D眼镜,仿佛拥有了透视眼,患者病灶投影成像精准地“悬浮”在眼前。手术室里,一支标记笔“穿越”进来,在患部圈点,笔指到哪,手术刀就落到哪。指挥落刀的不是手术室内的医生,而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大医院教授。

曾经的科幻场景变成了现实。

“通过全息、立体的呈现方式,将虚拟三维模型融合到真实世界中,虚拟、现实实时交互,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知体验。”世界首例混合现实技术三地远程会诊手术的实施者、武汉协和医院叶哲伟教授说。

8月3日,在恩施召开的湖北省骨科年会上,这一技术再度牵引同行视线。目前,在叶哲伟的推动下,仅协和医院就开展了几十例相关手术。

患者成了“透明人”,病灶一览无余

混合现实技术是继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之后,出现的全新数字全息影像技术。在叶哲伟的推动下,其发展步伐铿锵。2017年6月26日,全球首例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的髋部骨折手术成功实施;2018年1月8日,全球首例混合现实技术三地远程联合会诊手术告捷;同年5月,全球第一本医学混合现实专著《医学混合现实》问世,并获3名院士联名推荐;2018年5月25日,《医学混合现实》一书在微软中国总部全球首发;同年7月,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微软全球总部向全世界介绍了叶哲伟教授团队开展的医学混合现实技术。

在协和医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这样的场景。

年迈的患者躺在病床上,一旁的叶哲伟和患者家属正戴着3D眼镜,时而“在病床上方比划”,时而窃窃私语。“你看,这个用红色标记出来的就是你父亲被压缩的腰椎……”通过一幅眼镜,患者仿佛变成了“透明人”,医生及患者家属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病灶的立体影像。

据介绍,术前,医生将患者的CT和核磁共振等的平面二维数据,合成为三维立体全息图像。观看立体影像时,医生可任意旋转、放大每一个细节。

“3D全息图像也可以1:1和患者身体进行重叠,类似于观察‘透明人’,这比常见的X光或者CT照片形象、直观很多,让医患沟通变得顺畅。”叶哲伟说。

虽千里之外,却似触手可及

“对,非常好!”虽在千里之外,但叶哲伟仍能精准地判断术中的“毫厘之别”。这是全球首例混合现实技术三地远程会诊手术的一个镜头。

传统的远程会诊手术,依靠视频、语音通话,使上电脑截图、在线传输等十八般武艺,也只能给一些二维信息,三言两语无法详述个体差异复杂的人体立体解剖结构,而混合现实技术的出现则打破这一僵局。据悉,混合现实医疗技术可以将分布于全球的医学资源交织成网,让所有医务工作者通过实时、全息、立体的方式进行“面对面”沟通,可谓“千里之外,贴身指导”。

叶哲伟介绍,混合现实技术具备“包容”“迅速”的秉性。

混合现实技术在打开一个新的数字化视野的同时,并不关闭医生原来的真实视野,同时两个视野相互校正,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精确性。

和3D打印相比,混合现实还“身手矫捷”,获取CT等数据后,仅需5至10分钟观察图像。这对急诊和创伤等时效性很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来说,意义非凡。

尚处治疗辅助阶段,前景可期

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助推我国在这一领域跻身“第一梯队”,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认为,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临床应用前景无限。

这个“黑科技”不仅能看穿人的骨骼,透视肌肉、血管,甚至可以观看病变的心脏、乳腺等器官组织。目前,该技术已在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耳鼻喉等多个学科应用。

“混合现实技术的出现,将在医学研究、教育培训、临床治疗等方面带来巨大变化。”叶哲伟说,这一技术还能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生培养缓慢等问题。目前,叶哲伟已在北京、成都、温江等地进行了上百次混合现实技术的交流讲座,有力推进了医学界对这一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