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视听】带你看看今天的人民日报之一党报评论君们在评论部办公室一角。党报评论君:很潮很暖很理性设想一下,你面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穿着老干部装,眉头深锁,嘴角紧抿,抱着保温杯语重心长;一个是二三十岁的青年小伙,穿着T恤牛仔,眸中带光,脸上有笑,看到新鲜的话题就想找人聊一聊。前者可能是提到人民日报评论员时你脑海里闪出的形象,后者则是你深夜刷出“睡前聊一会”时想到的模样。可他们是一个人:党报评论君。2017年两会期间,微视频《两会侃侃谈》问世,人民日报评论员第一次“大规模露脸”,站在镜头前侃两会,或锋芒毕露,或幽默逗趣,或长裙飘飘。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的后台一片惊呼:“真的没想到,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党报评论君!”“当时这样的留言是最多的。因为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人民日报评论员应该是一群严肃的中老年人,结果没想到大家这么年轻。”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编辑室主编姜赟笑道。他是“80后”,而党报评论君的队伍里,还有6名“90后”。《两会侃侃谈》每期只有3分钟,录起来却连3个小时都不止。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党报评论君选择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这意味着一句台词磕巴、一次走位错误、一个眼神飘忽,都得从头再来。姜赟自己录的那期,需要一人分饰五角,创下了6个多小时的拍摄纪录。“辛苦是真辛苦,但大家都很积极、玩得很开心。”积极,是党报评论君们从不缺乏的特质。在全国党报中,人民日报评论部第一个设立新媒体编辑室。“守成者没有前途,创新者才有未来。”这是当时的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反复对评论君们说的一句话。正是在她的大力推动下,党报评论挺进了新媒体的蓝海,党报评论君开始在全媒体领域发力。“评论君”这个名字,也是卢新宁最早采用的。如今,她已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党报评论君也已经蜚声新媒体场域。从2012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成立后,为“你好,明天”“微评”提供140字的小短评,到2014年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党报评论君进入新媒体场域的姿态始终积极。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玩起了“穿越”,与亿万网友对话,让主流声音、主流价值传得更远。如今,人民日报很多重要的评论,如社论、评论员文章、任仲平等,定稿后都是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首发的,今年两会期间广受关注的社论《国家的掌舵者 人民的领路人》就是如此。去年,十九大召开时,党报评论君一边看直播一边敲字,报告刚刚做完,微信公号上就推出解读评论《敲黑板!十九大报告的四个重要判断》,获得发酵式传播,单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击量就超1000万次。2016年4月,“准90后”评论员何鼎鼎根据部门会议的讨论,整理出一份《评论音频化落地方案初步构想》,其中不乏“金句”。比如,节目风格是“有趣有用要占其一”“破除对评论员的刻板印象”,节目宗旨是“确立评论君人格化形象”。不久,“睡前聊一会儿”(简称“睡聊”)栏目诞生了。晚上10点,公众号的粉丝们听到了评论君侃侃而谈的声音,“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而话题千奇百怪——《你的深夜食堂,该有什么样的往事?》《粉丝“锁场”,能锁到三生三世、四海八荒吗》《90后忙着治脱发,青年焦虑如何疏解?》……咦,这不是朋友圈里最热闹的事吗?都市年轻人听见了自己的关切和痛点,听着听着,混乱的思绪被理顺,沸腾的情绪在降温——哦,原来我可以如此面对。这个目光四射的党报评论君,有了自己的人格化形象。姜赟说,“评论君很潮,但绝不low”;何鼎鼎说,“‘睡聊’可以说是个暖男”;当然,最重要的是,评论君的底色始终是理性。不过,公众号上的170多万粉丝不知道,党报评论君还有很多逗趣时刻。比方说,最开始做音频,评论君们拿手机录,结果粉丝很奇怪:“你们怎么一会儿破音一会儿喷麦?”评论君们急中生智,拿一张餐巾纸,撕掉一层,盖在手机的收音口,避免喷麦。后来粉丝越来越多,评论君们合计:“我们虽然穷,也不能对不起迷弟迷妹吧?”咬牙跺脚买了一个专业话筒,完成了鸟枪换炮。但评论君们始终没解决录音室的问题。负责录音的评论君要等同事们下了班,才能在办公室一角开始录音。责任编辑何鼎鼎会陪在一旁。“他们一定都觉得我是黄世仁,一点点瑕疵都要逼着他们重录。有一次有位评论君录起来一直有回声,我逼着他重录了6遍,最后嗓子都哑了。”如今,“睡聊”已经有了300多篇,评论君正在考虑结集成书。“哪一篇让你们印象最深?”“这就太多了,每一篇都有很多回忆。”何鼎鼎的手指在目录上划过,最后停在了《B站上市,穿越次元壁的成人礼》,“这篇特别值得说一说。”2018年3月29日,在B站(哔哩哔哩网)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次日,党报评论君聊了这个以二次元、弹幕著称的年轻社区应该如何成长为年轻人的精神家园。粉丝激动了:“妈呀,以为看错订阅号了。”“看见上市其实不震惊,居然在人民日报评论看见报道真的震惊了。”“感谢作者了解过B站后才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以往媒体一味地贬低或褒奖,而以客观公正并蕴含着期望的态度看待B站上市。”这给了评论君很多思考。“原来我们的粉丝中,有很多也是B站的用户。‘人民日报评论’和‘B站’并不是格格不入的两个场域,它们是有公约数的。这个公约数还不小。”——而《寻求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早在2010年就见诸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栏目。从报纸到公众号,评论君的初心不改。“微信公号上一篇‘10万+’文章和人民日报版面上一篇受到赞誉的评论,哪个更让评论君有成就感?”“环视听”记者问。评论君们的话锋顿时犀利起来:“这应该是矛盾的吗?一篇‘10万+’的评论文章难道不应该获得好评吗?或者反过来思考,一篇在人民日报上获得赞誉的评论文章,如果放在新媒体场域,难道不应该是‘10万+’?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思考、在自我鞭策的问题。”其实,评论君的人数并不多,总共20余人。但几乎人人都是特种兵,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能写大气磅礴的“任仲平”,能写犀利直接的“人民时评”,能写亲切有趣的“睡聊”。在姜赟看来,公众号激活了评论君的增量,也激变了评论君的生活。“吃着晚饭,接到电话,‘喂,有个热点事件,写一篇发公众号’,立刻放下筷子,在路上就用手机开始写,回到办公室赶紧发稿,不可能一晚上字斟句酌慢慢写稿了。这样,挺好!”(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视听工作室 许陈静 郑心仪 ) 责编:杨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