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常州新北区“科技镇长团”集中签约项目资金2.2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5日讯(记者 薛海燕 通讯员 吴爱梅)6月23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科技镇长团”项目成果集中签约暨“相约新北 聚力创新”工程启动仪式举行。启动仪式上,现场签约了30个项目,累计签约总金额达2.22亿元。参加签约仪式的有辖区内40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国内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50余名专家教授。 2008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江苏科技镇长团试点工作,目的是推动政府科技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打通科教资源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隔膜”。当时共有15名来自省内高校的教授、博士,组成首个“科技镇长团”奔赴江苏常熟,团长任副市长,其余14人任乡镇或开发区党政副职。 一年后,试点扩大至苏锡常8个县(市、区),选派人数增加到69人,其中12人来自省外8所知名高校。自此,“科技镇长”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 十年来,江苏省委组织部累计从省内外427家高校院所选派4380名科研骨干,以县区为单位组团,挂职覆盖全省105个县区、开发区,903个乡镇。至今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和平台近千个,合作开发项目近万个,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镇长团”已成为江苏科技创新品牌和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记者了解到,新北区第十批科技镇长团共完成各类项目成果落地40余项,总金额超2.28亿元,其中产学研合作类1105万元,平台载体共建类超2亿元,创新创业人才类拟投资1720万元。项目合作单位既有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科研院所,也有乌鲁木齐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项目涵盖了新材料、医疗健康、环保、智能制造、物联传感等多个产业技术领域,为服务常州新北区产业布局做出了积极努力。 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硬质合金刀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海力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企业主战场如何聚集,所需的关键人才不知从何处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载体平台不知如何搭建。这些问题得到科技镇长团的高度重视,团长刘登科多次带领团员到公司了解情况,对公司从产品的应用领域、技术特点包括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体检,帮助企业校准了发展定位,在牢牢掌握传统3C与·汽车刀具的同时,提前对5G智能通信、轻量化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市场进行战略布局。解决了企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问题。 依托科技镇长团,海力在3C领域引进了省“科技副总”雷学林,牵头3C微铣刀、微钻的研发;在高温合金领域引进了省“双创人才”岳彩旭,牵头立方氮化硼超硬刀具研发和产业化;引进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明团队、牵头硬脆材料用金刚石微纳复合涂层精密刀具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转化。 海力公司总经理马海善说,科技镇长团的各位老师依托高校科研院的资源优势,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在招引项目,集聚资源的同时,还为企业带来新理念、新信息和新技术。2017年,海力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西夏墅镇第一家销售破亿的工具企业,成功跻身全国民营工具企业前5强。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世收,也是第一批科技镇长团成员。李世收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无论是乡镇经济、外向型经济,还是现在创新经济,其发展的关键都是依靠科技的力量。在大学、企业、政府构成的“三螺旋结构”市场结构中,科技镇长团已成为三方创新资源的交汇点。 “科技镇长团是江苏人才工作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品牌。”常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新北区区长陈正春说,今后,常州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店小二”式服务,为科技镇长团和科技工作者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 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内20所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与省市的领导们,针对科技镇长团考核激励机制探索,科技镇长团品牌建设与运营等内容,展开新一轮的大思考、大研讨,提出了科技镇长团要通过搭建一支懂技术、懂市场、懂产业的技术“翻译官”和市场“介绍人”队伍,用市场化思维,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形成全方位长效合作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镇长团在技术、人才、项目、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为进一步激励“科技镇长团”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引进科技、人才项目,新北区委组织部(人才办)联合区人社局、财政局、科技局近日出台了《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科技镇长团”考核激励办法(试行)》,同时在修订《关于推进机构引才的实施办法》时,也新增了对“科技镇长团”的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