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贵州 » 铜仁 » 正文

新疆夫妇跨越18年的感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7  浏览次数:77
核心提示:18年前,温且木和丈夫帕尔哈提来到海口,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海口人民的相助下,她的买卖越做越大,夫妻俩从一个烧烤摊发展到现
18年前,温且木和丈夫帕尔哈提来到海口,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海口人民的相助下,她的买卖越做越大,夫妻俩从一个烧烤摊发展到现在的帕尔哈提餐厅。 一对一扶贫、救济困难群众、参加志愿者服务……来自新疆的温且木夫妇一边创业,一边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海口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一家人渡过难关,我们才过上今天的好日子。”6月26日,温且木说,做人应当饮水思源,她和丈夫现在有能力了,应该回报社会。 □本报记者 吴祝好 文/图 饮水思源不忘恩情 18年前,初来海口的温且木夫妇人生地不熟,没有一点依靠。“但海口人很善良很热心,在创业艰难起步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温且木夫妻俩满是感激之情。那时候,他们在海甸岛摆个烧烤摊卖羊肉串,没有稳定的客源,收入也忽高忽低。“附近一起做生意的人以及街坊邻居,经常照顾我们的生意。”温且木回忆道。至今她还记得一位姓林的女邻居,抱着儿子过来买羊肉串的情景,那邻居说:“宝宝,我们买两串羊肉串吃吧。”邻居儿子摇摇头表示不吃,“买两串支持一下温阿姨的生意,好不好?”邻居儿子点了点头。 2002年,温且木怀有身孕即将生产,一天她感到肚子痛,丈夫赶紧揣着仅有的5000元带她坐出租车奔往医院。匆忙下车赶去医院的时候,司机把他俩叫回来,说钱落在后座了,他俩对司机不停地道谢,这些钱是他们当时仅有的财产。 扶贫济困处成亲人 “妹妹要过来看我了。”近一年来,每个月的27日,海甸街道沿江社区的马大姐把家打扫干净,在门口等温且木夫妻过来。马大姐是温且木夫妻一对一扶贫济困的户主之一,一来二往马大姐和他们夫妻俩感情越来越深。“他们人很好,感觉就像走亲戚一样。”马大姐说,每次都是上个月的柴米油盐还没用完,他们又送新的来了。 帕尔哈提餐厅生意越做越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但温且木夫妻没有忘记左邻右舍以及海口人一直以来给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温且木找到海甸街道沿江社区负责人,提出要救助社区急需帮助的特困家庭,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筛选了三户特困家庭。从2017年7月份至今,温且木坚持一对一扶贫济困,每月27日前后都去三户家庭送温暖,每户给予现金500元,送去物资价值约1500元。她把每一户受助家庭当作自己的亲戚,坚持每月都去探望。 “当时担心一起帮助三户人家会给夫妻俩带来经济压力,所以我们建议他们选择一户人家帮扶即可,但他们了解了三户人家的情况后,决定全部一对一帮扶。”社区工作人员陈艳萍说。 志愿服务传递爱心 18年来,温且木夫妻一直在享受着被帮助和帮助他人的过程。近年来,温且木加入了志愿者组织,平均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 不久前,温且木听说尿毒症患者陈优家境很困难,随后她跟爱心志愿者郑有芬和冯磊前往陈优家探望。到了陈优家,看到了家里还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儿子,而且经济不宽裕,温且木当场捐给陈优家人1000元。 今年2月份,大雾封锁琼州海峡,导致出岛旅客滞留在港口及附近区域。在“抗雾保运”送温暖活动中,温且木及团队又送去了一片真情。他们连夜制做了1000个大饼,购买了1500元的面包和35箱牛奶,为滞留的旅客送去一份温暖。 “只要活着的每一天,还有能力的话,我都会继续一对一扶贫济困,多参加公益活动。”温且木说。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