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和我眼中的中国”:亲历中澳南极科考合作四十年 霍巴特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首府。1994年,中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首次停靠霍巴特港。从此,这里也成为了中国南极科考重要的补给港口。“强健有力并且稳步前进”,塔斯马尼亚大学冰川学家、气象学家伊恩·阿利森博士如此评价自己与中国南极科考的合作关系。其实,中澳在南极科考方面渊源颇深,阿利森博士的故事就是中澳南极科考人之间深厚友谊的缩影。五十余载科考生涯作为《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报告》首席作者、澳大利亚南极奖章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阿利森在世界南极科考界颇具名望。在五十余载科考生涯中,他曾先后二十五次深入极地,经历过长达十五个月的漫长科考,两次南极极夜,也曾探索过南极大陆的内陆冰盖。“科考生活会非常艰辛,但是人类总有惊人的能力去忘记那些困苦,而记住南极美丽的阳光和壮丽的景色”,回顾往昔,他举重若轻地说道。在阿利森看来,南极科考意义重大。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极冰盖面临融化威胁,并导致海平面上升;其次,南极的海洋冰川环境对气候系统研究很重要;并且研究南极冰盖下的冰芯还有助于研究过去几千年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已经严重威胁了南极生态。阿利森认为《巴黎气候协定》是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步,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家,在协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中国在保护南极环境方面保持了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阿利森这样说。三十四年中国情缘早在1984年,阿利森便曾到访中国的乌鲁木齐并在那里结识了他最好的中国朋友,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此外,他还以中科院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兰州工作了三个月。现在,他每年都会去一次中国,为中国的学术期刊《极地科学进展》担任编辑。据阿利森介绍,中澳南极合作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时,中国的南极科考刚刚起步。从1991年起,中国科学家便和澳大利亚南极科考队一起去南极进行科考,并在澳大利亚接受训练。“我们的合作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阿利森说,“以前中国仍处于学习南极科考知识的阶段,但现在,中国(在南极科考方面)几乎是澳大利亚的老大哥了。”据他介绍,中澳南极合作的一个项目是通过自动化气象观测站观察天气。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有自己的科考站,在那里中澳合作运营四个自动化气象观测站,记录每小时的气温、气压以及风速变化,并通过卫星传输数据。之后,中澳科学家会共同分析这些数据以分析气候变化。中澳合作共赢南极科考经历了三十四年的中澳合作,阿利森亲眼见证了中国科研力量的不断提升。在他看来,中国在科研设施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技术与资金,每一代中国的科研人员也都能潜心学术。“科学研究并不简单,尤其是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环境中,但是中国的科研能力确实进步卓著。”据了解,中国的南极科考技术已经位居世界前列。2017年,中国突破了热水钻机技术,从而具备了在南极冰架开展1500米冰层钻探的技术能力,这一钻探深度超过了澳大利亚。并且与美国设备相比,中国在该项技术上系统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全面。此外,中国的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也正在建设当中。中国拥有雄厚的技术与资金,而澳大利亚在南极科考方面则拥有丰富的经验,在阿利森看来,这为中澳南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科考人员对于中澳过去的合作心存感激,我每次去中国都会受到他们热情的接待。”提及中澳科考人员之间的深厚友谊,阿利森赞不绝口,他认为,中澳友谊也为中澳南极合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两国南极科考继续向前发展。 (责编:盛楚宜、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