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归侨科学家议科创:科研不能从“论文到论文” 需关注应用 图为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甘肃省侨联副主席闫鹏勋在实验室。 资料图 摄 中新网首尔7月1日电 (记者 曾鼐)“做科学研究不能只从‘论文到论文’,要关注实际应用,今天中国的科研成果太缺乏应用转化能力”。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甘肃省侨联副主席闫鹏勋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第八届国际材料研究合作会议日前在韩国首尔、仁川举行,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会,探讨物理、化学和生物材料等先进材料的应用。闫鹏勋受邀就纳米材料的应用做专题报告。 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一纳米仅相当于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却拥有诸多特殊效应: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是一种极好的催化剂;纳米材料具有极强的抗菌杀菌能力;还可作为高含能材料、吸波隐身材料等应用于军事领域。 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发展离不开纳米技术。但在闫鹏勋看来,纳米材料的应用一直面临三大难题:自主研发难、量产难、商业化难。带着这三个问题,闫鹏勋和他的团队潜心研究了二十年。 闫鹏勋1983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后取得硕士学位,并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3年,他赴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地进行合作研究,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1998年,闫鹏勋放弃海外的优厚待遇回国,扎根中国大西北。 刚回国时,由于设备短缺、经费紧张,闫鹏勋最初只能自主研发设备做研究,历经十几年艰辛,闫鹏勋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明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纳米粉体技术,闫鹏勋将其称为MPNP技术。回顾初期的困苦,闫鹏勋说:“知识分子不应把待遇放在第一位,重要的是能够研究出可应用的创新成果。” 2004年,闫鹏勋做了一个决定——不再申报任何国家和地方奖项。因为他称“要全身心投入,把研究变成产品,发挥社会效应”。2015年,闫鹏勋牵头成立了甘肃省科学院纳米应用技术研究室,探索“产资研”的新模式,开创了一条利用民间资产推动高科技发展的新路。如今,MPNP技术与设备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开发了多种基于金属纳米粉体的应用产品,正在全球进行商业化推广。 “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保障,市场需求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闫鹏勋说,科技应用需要扎实的基础研究为依据;而基础研究也要“接地气”,研究必须要为社会和国计民生服务,而这在中国的科研里比较欠缺。 如何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闫鹏勋认为,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是相辅相成的,科技成果转化要打造完整的链条——从基础研究、自主研发实验室设备,到自动化、产业化,再到商业化应用;应用中会出现很多基础研究的内容,将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改善产品性能。如其所言,闫鹏勋不仅带领团队实现多项技术在工业中落地应用,也已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 一路走来,闫鹏勋愈发意识到人才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性:“这是实现自主研发的基础”。他说,近年中国建设了不少高科技园区,但是缺乏原创核心技术和人才队伍。“技术不能偷、不能抢,要靠一代代人踏踏实实自己做。” 闫鹏勋笑言总有人问自己为何回国、为何几十年埋头搞科研,他称答案很简单:“科学家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应把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当作主要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