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福建 » 泉州 » 正文

中文系“吴陈饶纪念讲座”第一期举行:叶朗先生主讲“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2  浏览次数:72
核心提示:原标题:中文系“吴陈饶纪念讲座”第一期举行:叶朗先生主讲“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   2018年6月27日19点,中山大学中文
原标题:中文系“吴陈饶纪念讲座”第一期举行:叶朗先生主讲“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   2018年6月27日19点,中山大学中文系“吴陈饶纪念讲座”第一期在南校园怀士堂举行,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叶朗先生作题为“从美学眼光看《红楼梦》”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文系彭玉平教授主持,中文系党委于海燕书记、王坤教授、罗成副教授、柯倩婷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罗筠筠教授和其他来自校内外约200位广大师生朋友参与了本次活动。《红楼梦》的悲剧性——“有情之天下”的毁灭  叶朗先生从悲剧的概念讲起,他认为虽然朱光潜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悲剧,但至少中国从清代之后就有了悲剧,因为《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悲剧。《红楼梦》的悲剧性,不在于贵族之家即贾府或四大家族的衰亡,也不只在于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的爱情悲剧,而在于作家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也即美的毁灭的悲剧。叶先生指出,曹雪芹的审美理想从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那里继承而来,曹雪芹深受汤显祖的影响,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一个“情”字。曹雪芹自己在《红楼梦》开头就说过,这本书“大旨谈情”,他要寻求“有情之天下”,要寻求春天,寻求美的人生。所以他创造了一个“有情之天下”,这就是大观园。《红楼梦》的悲剧性,。“冷月葬花魂”,正是《红楼梦》这个悲剧的概括,是“有情之天下”的被吞噬。《红楼梦》的形而上的意蕴——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  叶朗先生认为,《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深刻哲理性感悟,它引导读者去体验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此亦《红楼梦》的意境,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哲理性(形而上)的层面,也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层面。《红楼梦》的人生感悟集中在对人生(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是无限的,那么人这种有限生命的存在意义何在呢?  叶朗先生通过分析众多举证分析,认为《红楼梦》强调了“情”是生命的本源,肯定了“情”的真实存在,它就在当下、就在瞬间,当下、瞬间就是永恒。它不仅有“色空”观念,对于曹雪芹来说更重要的是“情”字。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意思不是“一切皆空”,而是“悟”到人生有意义,因为这个世界包含有情之天下,尽管它可能短暂的存在,但它是真实的存在,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情”就是生命的本源。曹雪芹是在最高意义上用“情”充实和照亮了“空”,《石头记》的价值就在于把“情”提升到最高的范畴。  叶朗先生最后总结道,人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同时人有很多办法去超越这种有限,汤显祖和曹雪芹恰恰是用艺术作品进行不同于宗教超越的另一种超越。审美体验是超理性的精神活动,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精神活动,它面对现实生活、满足人的需要,所以汤显祖和曹雪芹“有情之天下”的理想不仅在文学艺术史上而且在思想史上都有重要意义。  提问环节中,与席听众们就《红楼梦》的文化来源、如何看待老庄之“道”与曹雪芹之“情”的关系、“情”是否具有普遍性价值等问题,与叶朗先生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与互动。主持人彭玉平教授与嘉宾罗筠筠教授、罗成副教授也就叶朗先生讲座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最后,“吴陈饶纪念讲座”第一期在中山大学校内外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