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湖北 » 武汉 » 正文

休闲农牧业——农牧民增收新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9  浏览次数:81
核心提示:原标题:休闲农牧业——农牧民增收新模式  目前,青海省通过国家认定的休闲农牧业示范县有8个、最美乡村12个、美丽田园3个,全
原标题:休闲农牧业——农牧民增收新模式

  目前,青海省通过国家认定的休闲农牧业示范县有8个、最美乡村12个、美丽田园3个,全国及省级休闲农牧业示范点135家;各类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达2535家,从业人数4.5万人,年接待游客164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休闲农牧业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不仅拓展了农牧业文化传承、休闲旅游新功能,而且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七月的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山生态牧场,绿草如茵,天宽地广。旅游的黄金季节已经到来,牧场里欢歌笑语,游人如织。祁连山生态牧场始建于2015年,是集生态养殖、旅游观光、民俗体验、野营露宿、高原养生为一体的草地畜牧业创新园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初具规模。“孩子高考完了,一家人过来放松放松,没想到牧场这么大,活动内容这么多,还有这么多的小吃,我们觉得一两天都不够玩,想在这儿多住几天。”西宁海湖新区的李女士说。

  “我们流转天然草原面积1333.33公顷,现在有特色牦牛账房48顶,牧游体验走廊有5公里。牧场分天然牧场观光区、生态养殖畜牧产品展示区、特色民俗体验区、人文景观区、休闲运动养生区,包括草原住宿、餐饮,以及民俗歌舞展演区、牧场步行街等九大功能区,各功能区自然衔接,综合功能强。我们探索采用了‘牧场+基地+农牧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农业休闲观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牧场董事长侯永来介绍。

  据了解,牧场去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销售牛400头,年利润达200余万元,为周边农牧户提供就业岗位30个,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辐射带动北山、西滩等乡镇200余户农牧民养殖西门塔尔牛,年户均增收6000余元;带动周边300余名农牧户,利用公司资源优势,进行蜂产品、酸奶等农副产品销售,年人均增收1000余元。在牧场上班的北山乡大泉村村民窦淑琴告诉我们,以前除了在家放牛干活,很少有挣钱的机会,现在在牧场找到了工作,不但有了可观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心里每天都是快乐的。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青海省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良好的发展根基使这一朝阳产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青海省出现了许多高品质生态休闲农牧业品牌。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青海省农牧民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以发展休闲农牧业和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点)为抓手,青海省各级农牧部门近年加快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农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体系逐步形成,规模层次明显提升,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就业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表示。

  过去,人们说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窎沟乡边麻沟村,想到的多是穷乡僻壤,土墙危房。因为交通不便,窎沟地区长期以来发展缓慢,而边麻村是窎沟乡最远最深的一个村子,更是一穷二白。而如今的边麻沟,整洁道路两旁的花丛灌木格外翠绿,一家家挂着灯笼、竖着“农家院”字样的广告牌整齐排列在路两边。一个个新建的特色民宿木屋,在远处山坡茂密森林的映衬下,显得明快清新。脚步匆忙的村民,不是忙着到“花海”务工,就是要在自家的农家院里迎接客人。

  村民李万仓家是村里最早一批带头经营农家院的。“当时拆了家里的火炕,买来了新的桌子椅子,院子里种上了花花草草。回想起农家院刚开张的时候,还有些担心。村上的李书记参加了省上的党代会,回来给我们大家讲,省上都支持我们发展生态旅游,我们心里一下就踏实了。”李万仓说。

  李万仓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村支部书记和主任发起成立了大众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及花海农庄,村民自愿入股。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由最初的5户增长到了现在的133户,农家院达到41家,家庭宾馆有10家,户均增收万元以上,村里10户贫困户也全部脱贫。“前年7月花海景区营业后,客人天天爆满,要是临时来都不一定有地方吃饭。通过经营农家院,一年纯收入就达到近8万元左右,现在投入的本钱也挣了回来。去年的收入自然也不用说。以前守着土地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地值钱了,在自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李万仓说。

  “放在以前,能在家门口挣钱那是‘睡梦里都不来的事情’。”说起村里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户仲尕文,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家世代都是靠天吃饭,好的年景还能过得去,遇上差的一年收成就没有多少。所以村里多数人不种地了,出去打工。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就剩下一些老人孩子。后来,在村支部书记李培东的带领下,我们全村人都参与建设‘边麻沟花海’。之前好多人对村里发展旅游还有一些疑虑,但李书记和党员带头筹集资金,带头出钱入股,消除了我们的顾虑,村民也都积极入股合作社,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我也把政府补助的产业扶贫资金投了进去。现如今,我个人到‘花海’打工,每月能领到2400元的工资,到年底还能在‘花海’入股资金上分红。我大女儿还在上学,以我现在的收入完全能够贴补家用和承担女儿的生活费。”

  发展休闲农业,全体村民参与入股,边麻沟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过去的“穷山远山”,在村民思想转变中,真正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花海农庄,地处东和乡麻吉村,是一家以花卉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农业生态乡村旅游乐园。

  建设初期,油嘴湾花海农庄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先后有93户农户以土地、宅基地、资金入股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农户入股资金近130万元。除此之外,还利用沿线设立贫困户经营摊点等形式,为村上6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对村里有条件、有能力参与经营乡村小吃、农家乐的农户采用免费提供经营场地、提供改造方案、争取改造资金等措施,最大程度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花海农庄的建成与运营,让小乡村变美的同时,也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

  农家乐的经营户任大贵,家里以前经营小卖部,送清油是主要收入来源。他感慨道,“去年村里有了花海,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在公司管理人员的动员下,把自家院子改造成农家乐。去年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就收入3万余元。今年随着油嘴湾乡村旅游的发展,估计客人会越来越多,收入也一定比去年好。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村里带头人对我们的引导。”

  农庄员工袁玉相告诉我们,以前因为孩子小,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没办法外出打工,如今村里有了花海农庄,可以每天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老人,操心孩子,家里的农活儿也不耽误,并且学到了许多乡村旅游服务的知识,感觉挺满足。

  依托农牧业示范园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基地、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青海省将逐步形成现代休闲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使休闲农牧业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支柱、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6月,海东市乐都龙田科技公司李家壕村的66.66公顷近8万株盛果期樱桃树果子熟了!一串串色泽鲜艳、晶莹美丽、黑红相间的樱桃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群众和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近年,乐都区将大樱桃作为一种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广泛种植。该区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建设为契机,沿国道线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城镇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构建以点、线、网、片相结合的果品生产格局,大力培植大樱桃生产基地,建设大樱桃观光园。过去的“旮旯地”,如今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在赏花、采摘、游览中,乡村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省农牧厅经作处处长毛建梅介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发展中,青海省各地积极开发农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以农牧事体验、观光采摘、景观旅游、购物娱乐、食宿休闲、农耕草原文化为传承、农牧民创业为内容的休闲农牧业,加快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牧业+’产业初具规模,农牧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扩大,形成了传统农业观光型、设施农业休闲型、民俗文化体验型、草地生态旅游型、风景名胜依托型等五种发展类型,并逐步向主题化、产业化、区域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青海省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将成为青海省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今后我们将用3-5年时间形成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农牧业发展格局,针对全省重点旅游线路和项目布局,在项目、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品质生态休闲农牧业品牌。”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说。

  走进乡村,走进农庄,品味农韵,回归自然。正是在发展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高原大地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生态良好、产业多元、村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责任发布:张煜(实习))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