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北京 » 石景山 » 正文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1  浏览次数:153
核心提示:原标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随着政府对“三农”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随之增多,各
原标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随着政府对“三农”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随之增多,各级审计机关已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作为重要审计目标之一。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审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存在问题

审计立项滞后。常规的专项审计多属事后监督型审计,一般在资金投放使用一个阶段后,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于开发项目的评估、论证、立项及扶贫资金计划、立项、批复等前期工作过程不能进行全面的监督。这种事后介入的审计监督方式以揭露问题为主,其目的是查错纠弊。事后监督型的审计只能对已发生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罚,而对于那些已发生的诸如未进行科学立项而造成损失浪费的行为缺乏监督和及时纠偏,不能起到事前风险控制、决策失误控制、效益性控制的目的。

审计内容狭窄。常规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计突出对资金使用、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审计中以资金的走向为主线,从批复的项目资金计划的分配入手,检查资金立项程序的规范性、资金分配的完整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对不遵守农业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财经纪律的违纪违规行为予以揭露和审计处罚,以此促进后段资金规范管理,重在对资金使用情况管理的审计,这种方式的审计对资金按规定及时到位、按项目规定用途使用,防止截留、贪污、挪用等问题发生,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单一审资金的做法,难以发现开发项目决策失误,及时有效调整资金向效益更高的项目转移,整体促进资金与物质、劳务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开发项目最佳效益的发挥,往往是综合手段结合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常规资金审计内容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政策评估、决策审查、管理审计、直接经济效益审核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评估,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资金、质量、效益全方位的审核评价,使审项目、审资金、审财务收支、审效益四者结合,其内容更全面,从而使审计评价更加客观准确。

审计方法单一。常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计主要运用财务审计的审计方法,由于审计目标和内容基本稳定,审计的程序和模式也相对固定,主要利用证据收集、分析判断等财务审计的技术方法,同时结合一些专项审计调查对专项资金的投放、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关注的是资金投入产出效益性,对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审计报告披露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越来越高,常用的财务审计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绩效审计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引入绩效审计,就是在常规财务审计的技术方法基础上,借鉴和引入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吸收管理咨询中专业分析的合理成分,在搜集和评价过程中运用调查研究和各种数理逻辑运算、统计分析技术,如:采访、调查、基本数据处理、抽样、因素分析、逻辑分析等,使隐含在资金使用这一直观形态之外的种种影响资金效益的因素显露出来,以达到加强综合性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开发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具体解决方法

变审计事后介入为事前介入,推动监督关口前移。资金效益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对资金严格规范的管理,更取决于开发项目的选择,一个地方一旦选准了适应市场需求、有优势资源依托、有先进技术支撑的项目,就从根本上夯实了项目效益的基础。这一经济规律要求审计必须事前介入,在项目的论证、筛选、立项过程中就实施审计监督,特别是对事关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审计机关应在项目建设起步之前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开展审计咨询、审计决策,及时发现问题,修正决策。在项目设立后,应与资金主管部门、项目单位以及各相关单位建立共享信息库,及时掌握项目计划、拨付资金情况和配套资金落实情况,随时掌握和跟踪监督资金的使用,加大监督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制止纠正。审计机关根据这些情况应建立各项资金的档案库和项目库,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跟踪项目的进度,减少因决策、管理失误带来的损失。

拓宽农业开发资金的审计领域。总体思路是:围绕用好开发资金,增强造血功能,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审计领域,实行三个延伸。一是从资金专项审计向资金、物资、劳务的综合审计延伸。在全面审计资金的分配、发放、使用、管理情况的同时,加强对实物形态和劳务形态的奖金进行审计,审查其价格是否合理,数量是否足额,这样既可以堵塞多种漏洞,防止资金变相流失,又能促进资金与其它要素的结合,发挥资金效益。二是从管理审计向决策审计延伸。通过审计、查询、调查等手段,审查开发资金与项目管理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及各种责任制,看管理是否制度化,规范化,以管理促效益。同时,积极开展决策审计,看项目决策是否遵循科学化民主化原则,是否进行了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是否依法按程序进行民主决策。通过决策审计,促使地方政府领导人与项目管理部门在决策上减少失误,防止损失与浪费,从根本上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从项目自身绩效审计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审计延伸,看是否达到预期经济指标,通过算投入产出效益账,看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程度。同时,作为开发项目,更应关注其在帮助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程度,如种植业项目,重在考察其帮助农民增收的效益;加工业项目,重在考察其带动种植业,扩大社会就业的效益;基础设施项目,重在考察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应审计考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作用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情况。通过扩大审计领域,为全面准确评价资金效益奠定基础。

建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开展绩效审计的依据,是顺利实施绩效审计的基础,否则,审计人员无法就审计事实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就会受到质疑。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个有机整体,能够结合农业自身的特点,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运行的整个动态过程,对支农资金的效益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具体应包括:(1)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可用某行政区域或国内财政支农资金增加生产能力指标、财政支农资金增加农产品产量指标以及财政支农资金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收入水平变化等指标。(2)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可用林草覆盖率变化指标、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指标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指标等。(3)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可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指标、农村贫困人口变化率以及农业科技贡献率等指标。审计人员应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上述指标体系,针对不同地域特点和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发展阶段,有所侧重地进行评价。

加强和改进审计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绩效审计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推广现代审计技术,提高审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审计管理现代水平,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重视借鉴国内外先进审计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如:在绩效审计中融入数量分析方法、决策模型研究、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逻辑推理等新的技术方法,提高绩效审计的科技含量。加快审计信息建设,使计算机的运用贯穿于开发资金效益审计的计划、分析、管理、数据库等方面。

新的审计方法必须有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作保证。审计人员在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经济管理和审计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学习系统理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的技术方法,审计机关应吸收、培养或聘请各种专业人才,如工程、技术、法律、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强对审计干部的培训,使审计干部全面了解国内外效益审计的最新动态,掌握绩效审计的先进方式、方法,提高绩效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使审计人员的素质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

扬中市审计局 戴小花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