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广东 » 惠州 » 正文

“二维码”贵州扶贫:让“黔货”走出大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3  浏览次数:69
核心提示:原标题:“二维码”贵州扶贫:让“黔货”走出大山贵定县石板村王永芬终于脱贫 蔡敏婕 摄   中新网贵定6月23日电 题:加籍华
原标题:“二维码”贵州扶贫:让“黔货”走出大山贵定县石板村王永芬终于脱贫 蔡敏婕 摄   中新网贵定6月23日电 题:加籍华人首创“二维码”贵州扶贫:让“黔货”走出大山   作者 蔡敏婕   从广州出发,一路向西,在乘坐约5小时动车后,到达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再绕着盘山公路驾驶和步行约1小时,便来到该县石板村王永芬的家。就在去年一年内,王永芬一家终于脱贫,人均收入达到5883元人民币。“脱贫以后,我们打算再种10亩水稻,把家里的房子修修,为儿子结婚做打算。”王永芬说。 贵定县当地特产刺梨鲜果,也是扶贫项目 蔡敏婕 摄   石板村是一个古老的布依族村寨,自上世纪20年代起,分散在大山里的村民就地取材,用石头和砖瓦砌起自家的房屋、铺好街道,围绕在村周围的尽是绿油油的稻田,村民们主要的收入也来源于大米。   然而,由于受到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渠道不畅等影响,村民只能乘坐农村客车、摩托车或步行下山,通过参加传统“赶集”(集市贸易)的方式,分批散卖大米。因为缺乏统一销售平台和广阔市场渠道,大米等农产品“有货倒不出”,当地村民陷入贫困。 石板村周围的稻田 蔡敏婕 摄   2014年,加拿大籍华人黄亚欣作为留学人员,被广州市政府引进至贵州进行产业帮扶。在电子商务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他,与贵定县政府合作,带领团队在该县创立“领略中国产业电商扶贫大数据平台”。   平台通过进村入户等方式摸清全县农产品供应量,在了解和对接贵阳、广州等地区的市场需求后,与村民预定农产预售产量和交货时间,并派人上门以高于市场两成的价格收购。   由于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无法进入市场销售。平台为了让贫困户的产品能够进入市场,把原本散装的稻谷由具有生产许可资质的企业重新加工,通过供应商运至其他地区售卖,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   通过平台,贵定县刺梨鲜果、土鸡、云雾大米等50余种民优民品,远销北京、乌鲁木齐、广州等地区,滞销变畅销。   在市场上,消费者通过“扫一扫”扶贫产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生产该商品的贫困户的家庭可公开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均收入、致贫原因等。社会帮扶透明,直接到户到人。   如今,贵定县每家每户门前张贴特制的二维码,通过扫码,政府实时掌握贫困户精准脱贫信息,村民也可以通过二维码实时发布自家准备售卖的农产品。   截至今年6月,贵定县30097人的贫困信息已全部进入平台运作系统。截至2017年底,该平台实现交易479.6万元人民币,带动贫困户9464户脱贫增收,预计2018年网络交易额增长150%。   家在贵定县巩固乡的普通农户罗中道,此前也是散卖大米,闲暇时间再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如今有平台的加持,提高其一家生产的积极性,原本有8亩地的他打算今年扩大种植规模,并计划养牛,把牛肉也放在平台上卖,增加收入。   黄亚欣说,平台从2015年起积累了广东、北京、江苏等地的客户72.9万人,重复购买率高。未来平台还会因地适宜地探索出不同地区农业和电商结合的方式,计划面向云南省鲁甸县、陕西省岚皋县等贫困地区开放,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完) 责任编辑:左盛丹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