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新疆 » 伊犁 » 正文

暂停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意在规范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6  浏览次数:80
核心提示:原标题:暂停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意在规范市场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楼市调控的目的不是要调“
原标题:暂停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意在规范市场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楼市调控的目的不是要调“死”市场,而是要规范市场行为,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西安对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实施调控,有效弥补了政策“一刀切”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发挥了地方政府在楼市调控中的作用。其他地方也不妨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学习借鉴西安的经验,出台相应政策,堵塞炒房漏洞。  6月24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交易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较为核心的内容是,在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暂停向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销售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此,西安市房管局负责人表示,这是为了“防止以企业名义投机炒房”。  在各地陆续出台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各类楼市调控政策基础上,西安市出台政策限制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确实在全国开了先河。而这个看似有些博眼球的举动,实质上抓住了房地产市场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炒房者绝不只是个人,企业炒房现象也很严重。不是有很多上市公司,在经营不善时,动辄依靠卖房来维持业绩吗?就算这些企业当初买房时没有炒房动机,但实际结果也都变成了炒房。正是因为有太多的囤房炒房者,才使得市场的供求关系被扭曲。  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只紧盯个人炒房,而对企事业单位购房不闻不问,无疑是留下了很大的漏洞,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如下后果:一是企业大肆购房、炒房,在严重扰乱市场的同时从中获取暴利,导致调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二是个体炒房者会与企事业单位勾结,以单位名义购买住房,以回避调控政策,达到炒房目的,其中很可能会产生种种违法乱纪的行为。  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控政策的触角就不能只紧盯个人,还必须紧盯企事业单位,不仅要对个人实行限购、限贷和限售,也要对企事业单位购买和转让住房进行约束,让它们无法钻楼市调控的空子。显然,西安市在这个问题上看得更深,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升级和扩容。  应当说,把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纳入到限购范围是一种创新,同时也需要更加精准和进一步细化。比如,如何有效控制企事业单位以购买办公楼、商业用房的名义购买住房,对企事业单位已经购买的住房是否要设立限售条件等,都需要在政策制定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考量。只有相应配套措施真正到位,才能有效地遏制市场上的炒房现象。  毋庸置疑,西安对企事业单位购买住房实施调控,有效弥补了政策“一刀切”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发挥了地方政府在楼市调控中的作用。其他地方,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二线城市,也不妨针对本地实际情况,学习借鉴西安的经验,出台相应的购房政策,堵塞炒房漏洞。  需要强调的是,调控的目的不是要调“死”市场,而是要规范市场行为,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基于此,当前更需要严控炒房,用公平的方式来满足居民的住房需要。对企事业单位来说,工作的重心应当放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而不应从事炒房等投机行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相关文章:公司炒房屡见不鲜 西安首提暂停企事业单位购房或引效仿     楼市调控要推动形成合作博弈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