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金 » 山西 » 长治 » 正文

晋江的“草根产业”是怎样升级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2  浏览次数:152
核心提示:原标题:晋江的“草根产业”是怎样升级的?  还有数月,福建晋江市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就将投产,成为国内首个拥有自
原标题:晋江的“草根产业”是怎样升级的?

  还有数月,福建晋江市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就将投产,成为国内首个拥有自主技术的内存制造项目。晋江,这座以“爱拼才会赢”著称的民营经济大市,将以晋华项目为龙头,进军集成电路产业,引领晋江实体经济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让人惊艳的不仅是产业。2017年,晋江拿下了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权,开创我国县级市取得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举办权的先河,反映出晋江产业、城市、人文、国际影响力、综合竞争力的全方位提升。

  这座从草根工业起步的县级市,已成长为城乡一体、充满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的中等城市。在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晋江之变,为我国中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鲜启示。

  “不管是鞋片、布片、纸片、薯片还是芯片,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是好片”

  “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和福建省长期间,7次来晋江调研。我陪同采访了2次,受益匪浅。”经济日报福建记者站原站长石伟清晰地记得,习近平同志除了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还重点走访了企业,与企业家交流谈心。“他问得很细,仔细询问有没有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市场是怎么开拓的,企业要怎样才能做大,存在哪些困难?”

  创新的种子就这样牢牢种进了晋江企业家们的心里。盼盼集团董事长蔡金垵说,盼盼发展的关键一招就是紧紧拥抱市场进行创新。

  企业因创新而兴,城市因创新而荣。在“晋江经验”激励下,晋江培育形成了制鞋和纺织服装2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以及食品饮料、机械装备等5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涌现出46家上市企业和14个“国字号”区域品牌。

  但是挑战一直都在。从外部看,国际贸易争端加剧,产业转移加速,消费升级对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内部看,用工用地成本上升,生态环保压力加大,原有的比较优势在递减,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晋江经验”的同时,要求晋江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创造新经验。如今,晋江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依托雄厚的资金和产业基础,以晋华项目为龙头,建设全球重要的内存生产基地,10年再造一个千亿元产业。另一方面,运用集成电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产业水平。

  在晋江市创意创业创新园,记者了解到,晋江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研发出全球最轻的高弹拖鞋及系列鞋垫。“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在晋江有一个基地做产业化实验,非常难得。”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许志表示,晋江创业环境好,上市公司多,产业化有优势,不仅有市场,也有资金。晋江企业家对新材料新技术特别敏感,接受快,包容性很强。“他们唯一一个要求就是把成本降下来。”

  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告诉记者,晋江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等高新产业,一方面,是要抢占高新产业发展制高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是要推动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融合,将芯片、石墨烯等高新技术与晋江的“鞋片、布片、纸片”等融合,融入传统制造中。这是晋江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升级的经验之一。“不管是鞋片、布片、纸片、薯片还是芯片,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是好片。”刘文儒说。

  在晋江人看来,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最为关键的,是顺应新的消费需求,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来改良产品、提高效率,实现高新化发展。同时依托高新产业汇聚人才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健全产业生态,助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晋江搞创新,鲜明特点就是以产定新、以需定研、以用为实。”一位晋江的创业者这样说。

  城市升级 建设一座可托付终身的现代之城

  产业升级,倒逼城市品质提升。比如,集成电路是人才密集型产业。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就要留住国际化高端人才。晋江城市升级由此破题。“城市的吃喝玩乐,现在也是我们推动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晋江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郭浪滔幽默地说。

  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记者看到,独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古厝、中西合璧的明清洋楼等各种特色建筑保存完好,在这里流连,年轻人觉得很时尚、外地人觉得“很闽南”、本地人觉得很怀旧、华侨觉得很乡土。

  晋江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局长柯国林告诉记者,五店市传统街区的打造,是晋江城市建设的一个标杆节点。从抓经济到抓城市建设、抓文化的发展历程,背后是晋江的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晋江的产业升级更注重“微笑曲线”两端,这需要人才支撑,而吸引人才,离不开城市品质提升。

  客观地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福建是人才洼地。人才为什么来晋江?除了实业强大的吸引力,创业的广阔施展空间,城市环境的软硬件越来越重要。吸引人才,需要城市功能的完善与升级。

  “晋江经验”提出,要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如同一盏指路之灯,为晋江城市建设拨开了迷雾:“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工业化和城市化只有互相适应、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建设。”

  2011年,晋江提出“全市一城,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开始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核心,构建起7个民生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城里乡村一个样,新老晋江人一个样,生态优先,文化繁荣。整座城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越来越多人选择晋江“托付终身”。如今,晋江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数量持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作出批示:“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国更宜多发展中小城市及城镇。”晋江这艘航船,经历了农村工业化的洗礼,驶入新型城镇化的航路。在这个过程中,晋江特别注重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品质至上。

  “现在的晋江,可以说,城市像城市,乡村像乡村。我们把该有的乡愁记忆留下来,把好的古村落、城市田园景观留下来。比如,在城郊留下了1万亩的基本农田,做成城市的生态涵养区、城市田园景观。把一产做成二产、三产,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刘文儒说。

  正是通过城市的不断更新,带动了产业的提升、结构的优化、人才的聚集,推动了总部回归、企业回迁、税源回流、人气回升。城市高质量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敢为人先 县级市也有国际化大梦想

  小小的晋江,有着大梦想。

  晋江提出国际化战略,很多人不理解。“跨越赶超,赶的是速度,超的是质量。需要的是点上的突破,从而带动全局的跨越。”刘文儒认为,这个点的突破,就是国际化。“晋江的国际化战略,并不是说要建一个像北京、成都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而是指建立国际上的识别度,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事业、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毋庸讳言,众多中小城市正面临大城市的虹吸,晋江也不例外。“市场经济下,只要是好企业,成都、前海都在和你抢。”

  中小城市怎么办?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力争在城市环境、创业环境、人文环境这3个方面胜出。一位晋江基层干部这样举例,晋江海陆空交通设施齐全,有国际机场、高铁站、动车站和港口。在大城市,一个产值50亿元的企业老板,可能难得见到市长。但是在晋江,书记市长经常上门拜访。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背后是政企同心的营商环境。同时,晋江还拥有强大的产业配套、基础产业链条完整的雄厚产业基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晋江勇于追求国际识别度、能见度。比如,引进国际化的赛事,不管是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还是大学生足球世界杯,都把办赛事和办产业融合在一起,通过赛事来拉动城市的发展,拉动产业的发展。城市的国际化和产业的国际化紧紧融合。

  晋江国际化的底气,也来自“敢拼爱赢”的晋江企业家,他们用全球视野、国际眼光,直面竞争。正如安踏集团董事长丁世忠所说,“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晋江从“蚂蚁与大象”的竞争中起步,早就习惯了与国际品牌短兵相接,也终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进入新阶段,他们比以往更积极地融入全球竞争格局。

 
 
[ 大金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大金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