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0版中央商务区,创造激动人心的城市生活 新金融中心 新金融中心 新金融中心 地下空间 中央商务区展示中心 扬子江新金融创意街区 环境综合整治 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 中央商务区,城市经济的灵魂,现代都市的标志。占地7.6平方公里的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是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战略中“新金融中心”的主要承载地。以改革创新全面拥抱科技新技术、金融新手段,以新金融催生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快速成形崛起,在江北新区核心之核心,一座辐射长江经济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扬子江新金融中心正冉冉升起。 升起的还有现代都市人的城市生活品质。对标浦东新区陆家嘴和雄安新区,“产城人”深度融合,汇集高端商业商务、文化休闲、多元社交,生态宜居,智慧便捷,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一个最高版本的中央活力区耸立在长江左岸。 宜业宜居,新金融领航CBD样板 中央商务区,城市的经济门面。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集聚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中央商务区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 城市发展到今天,我们对中央商务区还有怎样的向往?江北新区,一座引领未来的新城,又将呈现一座什么样的中央商务区? 在省会南京,新街口地区商业集中,人流密集,一度金融机构扎堆,那里堪称最早的中央商务区,即1.0版CBD。此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务兴起,叠加了现代城市功能的商务商业区被形容为2.0版中央商务区。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各地CBD林立,但至今还未能跻身全国中央商务区前十。就CBD本身发展而言,到今天,只推崇经济涌动的中央商务区被深刻反思。 驱车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塔吊林立,这里不仅有20多幢超高层建筑,还有众多公共服务配套,市民活动中心已初见雏形。 江北CBD,进入产城融合新阶段。人,而不仅仅是经济,成为城市设计最重要的思考对象。中央商务区负责人葛晓永介绍,江北CBD坚持产城人深度融合,不再单一追求某方面的要素集聚,而是推动商业、商务、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功能的混合开发,最大程度激发城市活力,最大限度服务于人的需求。商务区集中了超五星酒店,高端人才公寓,会展中心,城市公园……用“高级”的方式去贴近人心。 早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江北新区就在国内罕见地提出在中央商务区规划实施小街区密路网,街区尺度控制在一两百米左右,各街区之间适宜步行抵达。在中央商务区800米为轴的核心范围内,有纵横4条轨道交通,江北CBD城市能量之强大可见一斑,并适配多条公交线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发展地下交通,实现绿色出行。 打造城市青龙,引老山入城,让绿带沿着河流在城市蔓延。建设海绵城市,80%以上径流量都能得到控制。建设综合管廊,所在城市管线全部地下通行,打造城市坚实基盘。 凡此种种,以系统思维,营造国际一流城市生态,江北新区在做别人不曾做过或没能做到的事。 强大的城市功能中,江北CBD突出打造新金融功能。在技术进入颠覆性突破期,当金融创新就要站在爆发式发展的临界点上,江北新区咬准金融不放松,在中央商务区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新金融中心成为坚定不移的选择。 科学技术的突破,足以撑起传统产业裂变出新业态。葛晓永认为,现在正是金融发生颠覆性改变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技术呼啸而来,金融新业务新业态层出不穷,金融机构都争抢注册进军新金融机构,这正是江北新区的机会。 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包含10个地块,其中300米以上超高层2栋,150米超高层3栋,100米高层3栋和2块公共绿地,总用地面积约为230亩,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50亿元。江北新金融中心重点集聚金融资产管理、区域股权交易、金融科技和保险创新等金融新业态,打造资产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基地和保险创新试验区,建立健全生态化的风投全产业链,吸引信托、基金、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集聚,营造丰沃的新金融生态。 新金融本身是黄金产业,更重要的是新金融所具备的经济“燃爆”力,必将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加速前行,将江北新区带上更高的发展层级。 同步打造数字孪生城市 进入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在物理的实体城市之外,还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物理城市所有的人、建筑、道路、设施以及物件、事件,都在数字世界有虚拟映象。信息可见、轨迹可循,状态可查,虚实同步运转,过去可追溯,未来可预期,当下可控制。江北中央商务区就有两个存在,一个在城市空间中,一个在数字世界里。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展开互动。中央商务区计划用6年时间建成全省一流,全国前列的智慧城市。 江北新区中心区发展有限公司是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全资设立的国有公司,是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主体,中心区公司于去年成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研究中心,从源头开始,统筹负责中央商务区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由来已久,但大多数城市智能只局限在智慧交通、人脸识别等单一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分析等技术越来越贴近实际运用,借助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搭建一个和实体城市同步运行的数字世界成为可能。实现城市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新区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新区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 正在建设的工地中,实现智能化控制,每种材料、每位工人、每道工序不仅实现实时动态监控,并能全过程可溯。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技术支撑,新区建设的地下空间则提供了智慧城市必备的物理支撑。中央商务区地下已建成10公里、在建54公里综合管廊,管廊不仅是市政设施的集约发展,而且为智慧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基础。所有城市的运行都在管线里,管线连接着每一幢楼宇,因为有管廊,机器人才能在地下行走自如,所有的问题即时被发现,即时被处理。 连通的地下,才是城市运行的血脉,是城市智慧的大脑。修修补补,补不出智慧之城。在一个全新的空间,地上地下连通一体,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拆迁到交通、建筑、管线管廊、市政设施和生态景观,用伴生的数字城市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智慧化运维。 不仅于此,智慧城市将孕育巨大的产业机会,将刷新城市和世界交流的方式。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正在酝酿“数字出海”,三大核心产业和相关企业、政策实时信息将通过全球知名社交媒体精准送达所针对的人群。 创新机制打造新城市 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的“高级”不在于投资有多大,建筑有多高,而在于江北新区创新了思维,创造了先例,提供了经验,贡献了城市发展的 “新思想”。 以地下空间为例,江北新区除了规划建设总长度约为241平方公里的综合管廊,还在同步推进一体式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在0.5平方千米范围内建设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系统。这个地下城市,最大埋深达46米、地下七层,其中地下空间一期建设约14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200多亿元。 地下空间,国家推动很多年,难见成效,主要原因在于地下产权不清,难以实现地下空间共享。国内某知名商务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全国领先,早在土地出让前,商务区制订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设计导则后再进行土地拍卖,但最后开发商都把自己权属的地下用铁栏围起,地下空间的连通共享泡汤。有的城市地下空间实现通道的共享,但各个楼宇的地下空间还是各自使用。 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新金融中心与地下空间项目一体化,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一策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规避国内现有地下空间开发的疑难问题。核心区24个地块,地下150万平方米,地上300万平方米, 450万平方米体量的城市一体化建设。江北的地下城市最多达七层。地下一层是商业,二三层,停车场,快进快出,地面还给行人。再往下,是市政综合管廊,底层是城市轨道交通。所有地下空间和城市运行、市民生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连通共享。 走新路,中央商务区创造性地开展1.5级开发,将在半年内呈现一个体现商务区发展理念的先行示范区。何为1.5级开发?即在土地整理的1级开发和地产建设的2.0级开发之间引入有年代的低密度开发。中央商务区是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要开展大量超高层超大规模建设,建设周期少则三五年,但中央商务区产业需要孵化,企业需要集聚,理念需要宣传,这需要载体支撑。江北新区在长江边上最好的区域中,选择两块10年内不开发的地块进行1.5级开发,建设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新金融创意街区,街区层高三四层,其中1.5万平方米的商业,3.5万平方米的总部办公、联合办公和展示中心。街区遵循商务区智慧生态建设理念,从建设初就引入智慧城市运行模式,通过智慧装配方式在半年内建成高品质混合业态商务街区,打造缩小版商务区。街区引入自带人气商业,大品牌的餐饮和知名人才公寓、国际知名书店、电影院、咖啡、茶馆、教育培训、健身,满足高品质人员的所有基本生活需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这里将会带来振奋人心的城市生活。